“海尔科化”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06/5/30 0:00:00 | 编辑:管理员| 【
打印】【
关闭】 访问量:6833次
编者按: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里的一支重要力量——原国家计委主推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经经历了11个年头,在一些重要行业、重要领域取得了相当成就,甚至开辟了一些新的产业领域,市场份额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它的发展轨迹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报道其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好的业绩;同时也要将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在达到警示作用的同时,最终目的是解决困难、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而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典型个案并将之重新审视就是一个最佳方法。这个时候,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内首批两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试点单位之一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后改制为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科化”)以其闻名业界的改制模式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以“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为核心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始终秉承了一个理念,就是“创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总体要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而建立的。它的主题就是创新”,外表温文尔雅的海尔科化副董事长严庆博士骨子里却满是创新的意识,创业的干劲。
他说,中心从1989年试点开始,到今天重点推出“创业子公司”模式,15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创新的历程。具体来讲,海尔科化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产品开发层面,二是成果转化层面,三是体制创新层面。
“八五”期间:中心由“试点”转正
据该中心创始人王德禧教授介绍,“中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室和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所办公司“北京普利高聚物材料开发中心”。能够作为国内首批两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试点单位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化学所在高分子聚合物领域具有几十年的积累,研究领域从催化剂、合成、纺丝、结构性能表征到高聚物应用,具有过硬的项目攻关能力——1988年5月,化学所“改性聚丙烯专用料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七五”攻关重大项目和“重中之重”项目。另一方面,化学所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了响应中国科学院“一院两种运行机制”的要求,1989年1月,成立了北京普利高聚物开发中心,专门进行该项目的产业化工作。时隔不久,这个刚刚成立的中心就不负重望,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个改性聚烯烃汽车保险杠专用料。专家的评估结果是,这项成果“具有开创性”——它改变了我国不能开发改性聚烯烃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历史。
到了1989年12月,该中心就顺理成章地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内首批两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试点单位之一,并更名为“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成立后的中心当即被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列为汽车专用塑料国产化技术依托单位。
往后的发展似乎愈发顺利。1990年11月,该中心改性聚烯烃汽车专用料项目正式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目标涉及当时已经引进的奥迪、桑塔纳、依维柯、夏利、奥拓、五十铃、切诺基等12个车型、9大系列共29个牌号汽车用工程塑料的国产化。仍然是用非常短的时间,在1991年,其研制开发的保险杠专用料就获得了上海大众的认可——这同样是一个改变历史的时刻:它标志着我国聚烯烃保险杠专用料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鉴于这个试点在工程塑料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突出成绩,到了1993年,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中心”,时至今日,每当谈起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不畏艰辛、不断拼搏、又能够不断有创造性的成就时,年逾花甲的王德禧教授总是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
“九五”期间:成就“海尔科化模式”
由于研究所机制、观念、资金的限制,技术转让导致的市场流失以及远低于预期的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中心在汽车专用料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994年底,回国两年的严庆博士勇挑重任,带领中心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一方面中心继续加强在汽车专用料方面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积极进军家电用新材料领域。在严庆的带领下,中心不仅圆满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任务,聚烯烃汽车专用料项目1996年10月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还在抗菌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实现了抗菌材料产业化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开创了我国抗菌材料及制品产业,为此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相比于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层面上的创新,体制上的突破对中心的未来发展具有更为直接的现实意义。经过艰苦的探索,1998年1月,中科院化学所和海尔集团正式在京签约,合资共建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当年9月,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成为首家转制为有限公司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那么后来为媒体一再赞誉,并为其他中心或科研机构所效仿的“海尔科化模式”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海尔总裁杨绵绵女士指出,海尔科化成功之处不在于强强联合,而在于“弱弱联合”,也就是说双方都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互补”。对此,严庆深表赞同。他看重的显然不仅仅是海尔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海尔的管理和市场——因为这正是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不擅长的。
“难得的是‘海尔科化模式’同样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它对当前困扰着很多科研人的院所改制意义深远”,严庆博士对形势的发展有着清晰判断,他认为这也是原国家计委当时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重要尝试。事实表明,中心的转制,不仅为其他工程中心的未来指明了可供参照的发展方向,而且为我国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行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探索到了一条新路。2001年9月,原国家计委“计办高技(2001)1037号”文件,要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按照《公司法》,改组成主要从事以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科技成果后续系统集成和产业化任务的现代企业”就是对“海尔科化模式”的充分肯定。
今天,当我们把“海尔科化模式”放到显微镜下重新审视的时候,它的价值愈发清晰。
同媒体总结的另外两种模式——清华同方模式和联想模式相比较,“海尔科化模式”具有普遍意义。所谓清华同方模式,就是利用一个公司,将清华各院系、研究所的成果都拿过来转化,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它没有自己具体的主导产业与产品;而联想模式就是通过做好市场,拉动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贸—工—技”。
对这三种模式的优劣,严庆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在他看来,清华同方模式和联想模式尽管做的很成功,但不具有普遍性——全国也没有几个同方、联想,因而难度很大;而海尔科化模式则不一样,虽然规模与这两个企业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其转制的模式却相当适合从事应用研究的各类院所直接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运行机制——它是科研机构的技术和社会上企业的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
“十五”开始:资本支撑实现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终走向就是市场化。已转制为有限公司的中心,很快从成果转化和资本运作角度入手开始了全新的拓展。
成果转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产业贡献。“八五”期间,工程中心在国内首家实现汽车用工程塑料产业化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并且还通过合资、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创立或扶持了国内10余家工程塑料生产企业,成为我国工程塑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参与者。“九五”期间,工程中心在国内首家实现抗菌剂/抗菌母料产业化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在家用电器等行业掀起了强烈的“健康”热潮,并促进了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达400亿元人民币的新产业。
然而,上述成就并没有让以创新为发展目标的严庆感到满足,他的关注点是:如何发挥工程中心工程化开发、系统集成的技术优势,在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和传统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将海尔科化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
2001年11月,在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海尔科化进一步实施改制。这次改制的结果是成立了一个由中科院化学所、海尔和公司管理层及骨干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已经在行业构筑起领导型位置的海尔科化开始发力。2001年4月,海尔科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了总投资额为12000万元、生产能力达20000T/年的“胶州海尔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2002年11月,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资成立了“北京市海科华昌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4月,与广东榕泰高级瓷具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揭阳市海科华泰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严庆和中心员工深深体会到,只有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中心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为此,中心明确了“保护环境、健康生命”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该使命,中心在可完全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喜的是,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心开发的两个牌号可完全降解塑料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而且已经与江苏琼花集团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记者手记:
重新审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价值
“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发展模式已经为业内所熟知,其体制创新成就的“海尔科化”模式与联想模式、清华同方模式比肩,它相当适合从事应用研究的各类院所直接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运行机制——它是科研机构的技术和社会上企业的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后两者则由于所处环境的局限性,其模式无法大面积地在国内进行广泛推广。所谓清华同方模式,就是利用一个公司,将清华各院系、研究所的成果都拿过来转化,它没有自己具体的主导产业与产品;而联想赖以成名的“贸—工—技”发展模式,今天已经很难在中国科技领域造就一个同等规模的“新联想”。因此,就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心的发展历程、不断考量其发展脉络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改制节点时,就会发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项原国家计委旨在“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重要举措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开始建立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经有84家,经过11年的建设,近60亿元的资金投入,取得了近20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出口创汇1.3亿美元,转让重大科技成果近1179项、实施技术转让合同近2500个,组建高技术企业190家,同时取得了近500项国家级科技成果。
对此,原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司司长的马德秀(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在第3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举行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授牌大会上做了明确表述。他认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效地缓解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瓶颈,提高了产业竞争力;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率先进行了体制改革,为科研院所转制进行了成功示范;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资本市场结合,扩大了投资需求,盘活了国有资产,提高了经济效益。